学习交流

梦•梦想•阳光梦想

发布时间:2014-10-27

 中心主任  刘骏


梦,是一种神奇的生命现象。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做梦,或许是因为我们现实的生活还不够精彩,要用梦来增加更多的色彩。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借梦抒怀,又有多少人围绕梦演绎出一段段荡人心魄的千古绝唱。悠悠岁月更替,漫漫人生道路,生命总是和梦境交织在一起,绵绵不息,或许,人就是在追梦的脚步中书写着历史。

梦,这个字眼,在当下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中国梦的提出,又一次激发了广大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是啊,民族的振兴,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梦和梦想,一字之差,我们往往搞不清这两个词差别在哪里。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古龙曾说过: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距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梦想指的是一个目标。岁月长河中,我们演绎生命的精彩,不肯停下追梦的脚步,正是因为我们内心中那个期待的目标。魂萦梦牵,理想和目标引领着我们成长,伴随着我们书写生命的价值,梦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一个人有梦想,一群人同样有梦想,当一群人怀着同样的梦想、同样的目标时,在岁月河流中流淌的,就不再是涓涓的细流,而是浩荡的洪流了。

漫步在阳光康复中心这2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眼望这大气的建筑、宽阔的草坪、葱郁的绿植、忙碌的人群,时时能感受到生命的跳动和蕴含在勃勃生机里面的那份向往,这是一份由自然和人一起构成的追求,一份梦想。

阳光的梦想,其实是在那设计图纸定稿的一刻就开始了。2007年,当一个现代化、大规模的建筑群出现在松江新城的土地上时,阳光康复中心就已经被注入了各种梦想的元素。这是一个集几代残疾人工作者、几十万残疾人梦想的家园,人们把它想象成一个残疾人快乐的花园,在这里,现代化的康复、安养、学习、活动环境将给来中心的每一个残疾人带来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享受。也许,当时设计这一绿洲的建设者的目标并不是很明确、很清晰,或许他们只有一个概念、一种激情、一份向往,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至少,他们为心中的梦打下了一块基石,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企业家孙正义说过:对于梦想而言,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

我们出发了,因为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时,我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心境,这是一片充满时代气息又透出浓浓历史情怀的沃土,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追求、几代人的希望,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心境,梦想在我们的心里,就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

天地方物,有所载,必应有所为。我们耕耘着,我们奋斗着,历经1500多个日夜,我们忽然发现,阳光康复中心已经不再是一颗树苗了,它已成长为一颗有枝有叶的小树了,虽然它还没有强壮到可以抗击狂风暴雨,但它已经表现出枝繁叶茂的繁荣景象。我们在全面康复的理念下,不断做大做强医疗康复主体业务,职业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随着业务的拓展也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成我们的特色,工程、科研、信息等结构性补充已列入了我们的议事日程。

随着我们一项项业务的拓展,一个个平台的建立,阳光康复中心未来的发展道路越来越明确,我们蕴藏心中许久的梦想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未来的阳光康复中心将拥有特色化的医疗康复专业、专业化的康复工程、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和领先的康复科研项目;它将综合康复、养护、技术研发及生产于一体,成为产业化发展的高端平台;它将立足上海、面向华东、辐射全国,成为现代康复的一个品牌。

这是所有在这个中心工作的人共同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从没停下奋斗的脚步。我们追梦,因为我们有远大的理想和开拓的勇气;我们追梦,因为我们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目光。我们相信,终有圆梦的一天,就像伟大的英国诗人丁尼生说的那样——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


更多

Copyright © 2014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4049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