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党支部 钱美云
金山卫侵华日军登陆处位于金山区金山卫城南门。1937年侵华日军在上海发动“淞沪战争”,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损失惨重,难以从正面突破防线占领上海,为了从侧翼威胁“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日军选择了防务薄弱的金山卫进行偷袭登陆。1937年11月5日拂晓,农历十月初三拂晓5时左右。侵华日军第十军3个师团共11万日军趁涨潮之际,凭借着大雾驾着小船从东起戚家墩西至白沙湾一带滩头阵地偷袭。7时左右,大部队在炮火、飞机掩护下对金山卫大举进犯。当时我军驻守金山卫沿海的62师调防川沙,接防部队尚未抵达,沿海一带仅有300余战士留守。守军在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殊死抵抗,仅40余人突围,其余全部壮烈殉国。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后一路烧杀,三天内仅金山卫镇地区居民就被屠杀1015人,焚烧防务3059间。
现在“金山卫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遗址是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经过2期重修扩建,所需资金都是由金山当地10万干部群众自愿捐助的430多万元构成。修缮后的金山卫城南门完整地再现了古卫城城堡、炮楼等,重修后的金山卫遗址总面积1500余平方米。
金山卫侵华日军登陆处遗址至今我参观过三次,虽然参观的地方相同,但三次参观看到的内容不同,感受也更不同。第一次是读初中时,学校组织去石化海边秋游,一是去看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建设规模,二是参观金山卫侵华日军登陆处(当时叫“杀人塘”),记得当时的“杀人塘”比较偏,可称人迹罕至,老师介绍了相关内容,同学们都感到小日本太可恶了,太可恨了,杀人不眨眼,丧尽天良。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出一份力。记得当时春、秋游后要写参观游记。(学生们最开心快乐的事是春、秋游,最头痛的事是回来要写作文。)
第二次是踏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带领学生参观“金山卫侵华日军登陆处”,边看边给学生讲解,并教育学生不忘历史,勿忘国耻,热爱和平,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第三次是今年正好去石化办事,经过那儿,就特地进去。现在的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经过2004年10月和2006年6月重修扩建后,有抗日主题石雕壁画、中心雕塑、“十月初三惨案”记事碑墙、抗日故事紫砂浮雕壁画、被害乡民纪念墙、古城墙遗址和日军碉堡、警世钟亭、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碑等展示内容,并在城楼上增设日军在金山的暴行主题陈列室。
在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再次故地重游“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可以说是一本活生生的抗战历史教科书,日军侵略史及金山村民的血泪史。通过自己不同年龄阶段三次对金山卫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遗址的参观,使我更加清楚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更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了解和重温党的光荣历史,使自己再一次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遵纪守法、求真务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不辜负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努力而扎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中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文荣获2015年中心党庆征文优胜奖)
Copyright © 2014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4049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