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走川藏线 学“老西藏精神”

发布时间:2020-12-30

浦东门诊部 沈  敏


2020年10月15日~21日,我有幸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西藏康复服务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服务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康复学组基层行”活动。沿途318国道,一路奔波,一路工作,一路学习,沿着十八军走过的路,深刻体会和学习“老西藏精神”的实质内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这次的“康复服务行”,是和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同道们共同完成的,“2020年西藏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培训班”把先进的康复理念和医疗技术传递给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病患家属,一路奔波驱车六百多公里到林芝市残联康复中心、波密县残联康复中心集中义诊,以及到残疾人家中开展义诊、辅具定改制和制定无障碍环境改造方案等。真正的走到了老百姓的家中,让党的政策走进了老百姓的心中。

走过川藏线中的六百多公里路,路途中还到达了易贡将军楼,位于易贡茶场的易贡将军楼是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将军的办公地,为了纪念张国华将军建设边疆、保卫祖国、维护统一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于1964年建成。承载着西藏和平解放、经济社会建设、平叛斗争以及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查阅历史档案,思绪万千……

一、前辈的奉献付出,铸就了祖国和平统一

1949年10月,毛主席、朱总司令明确指出:“西藏人民是爱祖国、反对外国侵略的,他们不满意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策,而愿意成为统一的富强的各民族平等合作的新中国大家庭的一份子。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定能够满足西藏人民这个愿望。” 1950年10月7日打响了昌都战役,给了上层反动统治集团和帝国主义分裂活动以沉重打击,扩大了爱国力量,促进了和谈进程,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也使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急剧变化。张国华将军、谭冠三、李觉、刘振国率军指和西藏工委机关、入藏地方干部及军直各分队共2500余人,由昌都出发,向拉萨进军。军队坚持毛主席提出:“一面进军,一面建设,一面筑路,一面生产。”遵照毛主席指示,动员全军同志热烈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向西藏进军。奔驰在318国道上,看着宽敞平整的路面、宏伟的桥梁,对比网上查找的当年的图片,能够想象到当年的解放军战士们吃过的苦,甚至有很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张国华将军、谭冠三政治委员也因为高原和雪地气候,克服了很多身体的问题,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不忘坚持做好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常常喘着粗气在和战士们交谈。

二、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建设了美好家园

西藏真正的和平统一是在1959年,经历了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建设,西藏人民摆脱了农奴制,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一路走来的风景里,我们看到了大山上一排排的高压线,那漫山遍野的电力线和电力塔,把光明和温暖送到藏族同胞的家中;看到了高等级公路上100码驶过各种汽车,让藏族同胞们走出大山,走向了大山外的世界;看到了夜幕下璀璨的城市和静谧的小镇,看到了每家每户窗台上、院子里种满的各色鲜花,在路途中和城市里,常常看到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们,脸上都是幸福的笑颜,还有美丽却腼腆的藏族姑娘们唱着动听的歌。

张国华将军曾在1950年8月22日立下的誓言:“坚决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让幸福之花开遍西藏!”。此刻,张将军应该看到,他的誓言已经实现了。

三、扶贫助残攻坚作战,迎来了富足文明的新西藏

一路走来,西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沈爱生主任带着专业技术人员、带着满车的电动轮椅、改制工具、测听设备、助听助视设备等,把残疾人福利政策送到一户户藏民家中。在扶贫助残的工作中,多少党员干部抛家弃子,驻村值守。波密残联的次仁央宗理事长自己是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家人都在拉萨,却长期驻扎在波密县,这次认真精心安排义诊工作,带着我们一户户走到残疾人家里。由于她的高质量组织工作,我们很顺利的义诊了40多个孩子,家长们满意度都很高,其中还有一个孩子是急性的骨科疾病,因为义诊专家的提示,马上去医院了,减少了一个因病致残的人。

这次的康复服务行真正的走到了残疾人的家中,走到了藏族同胞的生活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祖国的强大。据沈主任介绍,西藏已经全部脱贫了。想着毛主席当年的指示和张国华将军当年的誓言,西藏不仅解放了,西藏人民真正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过上了富足美好的生活,幸福之花开遍了西藏,灿烂的格桑花开进了藏族同胞的心里。

四、走川藏线,学“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是西藏军民团结奋斗共同铸就的结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就是对这一精神丰富内涵的生动概括。在当时特别艰苦的条件下,军委号召“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以“叫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了川藏、青藏公里,为之后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高原地区的高寒缺氧、物资匮乏培养了老西藏们“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坚忍不拔,以祖国和平统一大局为重。那些英雄的子孙们至今还在高原上坚守,为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忍受着恶劣的天气条件。十八军将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为了履行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藏部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完全是单纯的军事任务,更重要的是政治任务,要慎重稳进,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进藏部队和干部牢记嘱托,以勤政爱民的实际行动,做到了与西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最大程度上团结了西藏各阶层人民,消除了汉藏民族隔阂,加强了民族团结。写就了“特别能团结”的精神。长期以来,一批批援藏干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在雪域高原上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心血、汗水和青春。修建川藏公路,10万筑路大军在冰峰雪岭之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几乎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就有一名同志献出宝贵的生命。青藏铁路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有4万多名建设者为它的修筑付出艰苦努力。写就了“特别能奉献”的丰碑。

我们阳光康复中心走过了十年,浦东门诊部走过了十九年,但是我们仍然处在创业阶段,我想最后以十八军军政委员谭冠三的诗《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激励自己吧。汉将班超斗敌顽,拯民水火戍边关;卅载忠心护西域,定远侯名万古传。茫茫雪山疆域宽,祖国版图岂容奸;驱逐英帝和匪叛,进军宜早不宜晚。大军西进一挥间,二次长征不畏难;数月艰辛卧冰凌,世界屋脊红旗展。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此文荣获2020年本院“学史明志谋发展,砥砺奋进写新篇”征文活动一等奖)

更多

Copyright © 2014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4049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