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传承匠心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了不起的匠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2-28

对外协作科 夏耘耘


在读完《了不起的匠人》后,我有一些感悟,也有一些沉思。许多古老而复杂的技艺,或许只能依靠老少之间代代传承,而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熟练的技艺亦或者严苛的数据,才能让成品达到惊艳的效果。

虽然我自己不织围巾,不画唐卡,甚至在此之前都不知道唐卡为何物,但是在这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种坚守,这是劳动者的情怀,也是他们的心性。他们坚守着这些技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用自己的汗水以及青春不断追求产品质量的极致。这十五位匠人,花了无数岁月在坚守的到底是什么?借用林志玲在电视版《了不起的匠人》中的一句话:“匠人就是一个喜欢上了就做下去的普通人。”他们坚守着自己幸福,做着自己的小物件,成就着自己的美好。

许多人会说,我们手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艺,我既不会做团扇,也不会烧漆器,我的工作离这些技术远远的,所以我可能是服务者,可能是生产者,反正不是匠人。其实此言差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劳动者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便是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哪怕我们的工作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工匠,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工匠精神。

再普通的岗位亦是如此,有一篇新闻报道让我印象深刻,说的是烈日下有一位保洁员用一种“追求完美”的劲头擦洗垃圾箱。里边外边,边边角角,缝隙凹槽,一点不落全都擦到,直到把原来脏兮兮的垃圾箱变得锃亮锃亮为止。一位市民说:“这个大姐擦得垃圾箱比俺家锅台还干净!”这也许就是一个保洁员的“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在我看来,我的工作普通而又不普通。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日复一日的与各类文件材料作伴,我时常在思考,我如何能够始终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情?怎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了不起的匠人》给了我一些启示,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门道,要想成为某一行业或者某一领域内的领先者,必须得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同一领域内持续深耕,对于我来说,工作中的很多方面我还有太多成长空间,与同行优秀前辈的差距也让我认识到自身水平的不足。

我同样深知宣传岗位对树立医院品牌形象的重要性,这是一股“四两拨千斤”的力量,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更需要我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去让它“尽善尽美”。当我每一次按下快门,每一刻伏案撰文,这些背后是患者们与病魔抗争,积极康复的鲜活案例;是阳光人聚沙成塔,发光发热的真实写照……它们是挑战,更是重任,但我始终相信挑着重担才能走的更稳,这促使我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钻研,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努力提高专业技能,鞭策自己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也许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我相信只要你认准了这份职业,并且坚持不懈,全身心专注,它就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更需要这种沉下心来不断钻研,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态度,作为公交司机,就应该时时刻刻以安全为重,心系乘客安危;作为医生,就应该练就过硬医术,挽救患者生命;作为老师,其职责便是传道授业解惑,为每个孩子指引未来的道路……

唯有不辜负,方能归初心。国家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努力;国家的前进,需要各族人民的支撑;国家的辉煌,需要大力弘扬匠人精神。只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热爱我们的工作,以匠心的精神工作,踏踏实实,奋勇向前,终能将点滴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此文获2018年度阳光读书沙龙优秀征文一等奖)

更多

Copyright © 2014 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4049724号